偏關(guān)柏楊嶺至老營,長城一帶的故事

廣告推廣

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是個技術(shù)問題

關(guān)注“忻州門戶網(wǎng)‘,忻州人文風(fēng)景很全了

1

2

柏楊嶺


(柏楊嶺堡是明朝弘治二年建)也叫丫角山,是內(nèi)外長城,東西長城的一匯集點。柏楊嶺距老營25華里,長城一條線。站在柏楊嶺能看到內(nèi)蒙的五眼井,老洼溝,口子上村。從柏楊嶺往西的長城是老洼溝的對面,這條長城經(jīng)野羊洼,小元岇到了水泉。從柏楊嶺到內(nèi)蒙五眼井還有一條長城,從柏楊嶺往東路經(jīng)平魯?shù)竭_大同,從柏楊嶺往南路經(jīng)老營到達北場,神池,陽方口等處。
簡單地粗略一下從柏楊嶺南路經(jīng)史家圪臺到老營這一段的幾個典故。
石窯洼
石窯洼在柏楊嶺西南,史家圪臺西北,長城往西的叫窯窯岇溝處有一石洞。洞深不可察,周圍人誰也沒敢進去,說是有大蛇精,飛鳥飛進去沒有見出來過。周邊草茂林高,人跡稀少。


3

4

碑洼


碑洼在柏楊嶺南,史家圪臺稍西北,長城腳下。
這是個有史記的真實故事。明朝嘉靖四十三年秋,北元俺答騎兵過馬鞍山突破長城由柏楊嶺順南而下,我駐老營游擊將軍梁平,守備祁謨,率七百多將士迎戰(zhàn),走到碑洼界,雙方發(fā)生激戰(zhàn),北元方憑借地形居高而下,憑借騎兵優(yōu)勢,致使我方七百多名將士,戰(zhàn)死沙場,馬革裹尸,魂歸狼煙,為國捐軀。
一次戰(zhàn)爭損失七百名將士,震驚朝庭,朝庭為將士追撫加級,樹碑立傳。(我多次見過這一對很高大的石碑,就記住有個,謨字:)碑在文化大革命時給搗碎了。
后來把梁平,祁謨兩位將軍葬于偏關(guān)馬梁村。兩塊碑緊靠,有碑樓,黑色石頭白色文字。
在馬梁村原大隊飼養(yǎng)院門口的大路上,座東北向西南??赡墁F(xiàn)在也不存在了。六十多歲的本地人大都能記得。
這真是,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?。?/span>


四煙洞


四煙洞位于碑洼南,史家圪臺西的道路西側(cè),有三間石窯。只知道是古代驛站,不知哪朝所建。四煙洞名字的來歷不清楚,人們祖輩相傳叫四煙洞山洼,人們勞動時還能見到炕板石等人類生存的跡象。


5

高泥峁墩


位于長城向南,邊墻上村東二里,八里泉村北二里的長城腳下。
明朝正德年間(1506年),由駐在張家口的虎頭營,豐臺大營所建。
距今五百多年,經(jīng)受了五百年風(fēng)雨,絲毫無損,連一個小坑也沒有,老百姓說是用鐵鍬也掏不動一點,好似石頭一樣。人是很難上去的。是周圍一帶的最高大最結(jié)實的最無損的土臺墩。
本地人也有叫東臺子的,因為邊墻上村西還有一個西臺子,也是高大無損。〈我們小時候經(jīng)常去這兩個臺墩子周圍砍柴草)。


6

老營

從柏楊嶺一路南下,二十五華里處便是歷代駐軍的大本營,老營城了。老營在歷代是兵家必爭之地,因為它座落的位置特殊,是防御外敵的駐軍,指揮中心。歷代朝庭也對老營采取一切措施進行了重點防護。

老營城堅固是出名的,歷史上稱銅偏關(guān),鐵寧武,生鐵鑄成老營堡。城高三丈六,有兩丈六是用巨石砌成,頂部是用每塊二十五斤的大磚砌筑而成。城上五個城樓〈有一個是魁星樓),四個敵樓,何等威風(fēng)壯觀。

為了保護這座城,在城的北二里專門修了一條護城長城,現(xiàn)在還完整存在。

修了四座護城樓。外層磚石全剝,只剩土夯中心了(1975年修北城水池時把四個護城樓全拆了)

又在二沖峰梁的頂部修了一個高大的土臺墩,本地人叫二沖峰臺墩,如今還存在,緊靠長城。

在西岳廟山,東岳廟山各修一臺墩,現(xiàn)存在。

在東門外過河處修大石洞三孔,本地人叫三眼洞,上置三層木結(jié)構(gòu)的敵樓,叫東關(guān)隘樓。(明嘉靖二十三年修)。南北對接長城。1937年毀了(水刮了),我記住一孔石洞。后來也拆了。此樓縣志有詳記。

從老營東門外,由北向南緊靠城墻有一條長城,一直到陽方口。

老營城墻四周有又寬又深的護城河。如今東門,南門外還清楚可見。

老營城南的駐軍兵寨和老營城相隔一條護城河。是老營駐軍的營寨,也是偏關(guān)周圍最大的駐軍核心營寨。老營城里只是兵府衙門。駐軍就在南關(guān)兵寨。明清時期額定兵員五千。還配有其他設(shè)施。(元順帝時老營最多駐軍達到17000多名)。

小營(明嘉靖七年總兵李瑾建),老營西南二里有駐少量部隊的營盤,故稱小營。小營,南關(guān)互為倚角之勢,想的多么周全。

老營關(guān)河南還有高大的硯臺墩。

以上這些現(xiàn)在都有痕跡存在。

可見歷代朝庭對老營城的重視程度。老營真可謂,金城湯池,固若金湯?。?!

7


從柏楊嶺一路走,到達老營,可以看出偏頭關(guān)何等的重要??梢钥闯隼蠣I這座兵營何等的重要。古人想盡一切辦法,只愿保衛(wèi)一方平安!

來源:忻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