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縣方昌村太子廟與金方昌

廣告推廣

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是個技術(shù)問題

關(guān)注“忻州門戶網(wǎng)‘,忻州人文風景很全了

1


壬寅季夏一日,欣聞方昌村唱大戲。筆者駕車前往,一睹為快。車出縣城向東北行駛10公里,眼前出現(xiàn)一個村莊,村南高大照壁上“方昌村”3個赤紅大字顯人眼球。
進入村莊,將車停放在金芳昌烈士碑亭旁,肩挎相機尋聲前行。大街中央一個凸形高臺處一座氣勢恢宏的寺廟出現(xiàn)在眼前,仰望遠處藍天白云,近看,舞臺上空彩旗飄揚。晉劇唱腔高亢貫耳,觀眾出入東西山門。足踏18級臺階而上,中軸線上建有牌坊式山門,門楣上方書有“太子廟”字樣。
方昌太子廟據(jù)現(xiàn)存碑載,清同治六年(1867)同治十年(1871)重建,現(xiàn)存為清代遺構(gòu)。坐北向南,占地面積1282平方米,一進高低院落布局。正殿磚砌臺基,8.6米,深8.4米、高0.6米。面寬三間,進深四椽,單檐硬山頂,五檁前廊式構(gòu)架,前檐明、次間施有四扇六抹格扇門。正殿內(nèi)供奉的扶蘇太子像,頭戴寶冠,身著龍袍。左右分別是軍師和蒙恬。兩耳乃配殿,一為大肚彌 佛;一為忠義的關(guān)公。面北向南,站在凸形的月臺上俯視,正殿中軸線上建有舞臺,一方小院生長著四棵高大的樹木,濃郁茂密,籠罩于舞臺前,每年的太子圣誕節(jié),村上就請來戲班子,唱敬神戲,親朋好友,十里八村的戲迷匯集于此,靜坐在舞臺前觀看《打金枝》《罵金殿》《三娘教子》《牧羊圈》……一方平臺,演盡古今風流,數(shù)尺之基,走遍天南地北。這座飽含滄桑的古戲臺,不僅僅傳遞著過去的記憶,承載著歷史的傳統(tǒng),還展現(xiàn)著新時代的風采。
舞臺的左右兩邊對稱的建筑分別左鐘右鼓和東西兩個山門。除此外還在東西配房,院內(nèi)生長有右楸樹1棵,樹齡100多年,樹高約15米,樹圍1.3米。3株古柏樹,樹齡百年以上,樹高13米,樹圍分別在1.4米,1.5米和1.9米。三株古柏樹扭曲著生長,形狀特別像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龍。其枝干遒勁,盡顯滄桑之勢,讓人不禁感嘆古樹生命力的頑強。廟院內(nèi)四季常青,郁郁蔥蔥。六月廟會,每當戲臺唱戲之時,四株古樹頂?shù)臐庥舻臉涔?,好似四把大傘,給觀眾遮陽蔽日,隨風送涼爽。細觀三株古柏樹搖晃著枝葉,仿佛正在跟著音樂翩翩起舞。
昔日廟內(nèi)有碑四通,現(xiàn)僅存有三通石:一通是界碑,劃定太子廟的東西南北四至。兩通是清代功德碑,年代久遠,日曬風侵,字跡模糊不清,難以辨認。
太子廟顧名思義,就是指為秦始皇長子扶蘇而建的廟。因為扶蘇是開明的人而被謀殺,后人為了紀念他,就建起了太子廟。據(jù)《史紀》《戰(zhàn)國策》還有多本歷史記述,扶蘇性格忠厚,偏愛儒家文化。卻遭奸臣蒙害,實乃可惜。相傳,秦始皇三十一年,蒙恬率軍在雁門關(guān)下的代州抗擊匈奴,修筑長城,太子扶蘇以監(jiān)軍的身份同行。秦始皇出巡期間,一病不起,生命垂危中留下了遺詔,想讓太子扶蘇繼承皇位。詔書未出,始皇駕崩。隨從丞相李斯和中車府會趙高密謀讓次子胡亥繼位,但生怕太子扶蘇和持有30萬精兵權(quán)力的蒙恬鬧事。故假傳圣旨,“賜死”蒙恬與太子扶蘇。蒙恬服毒自殺,太子扶蘇也拔劍自刎,制造了一場殺害忠良的千古奇冤。出事地點就在代縣城東北面,現(xiàn)在有條河就叫殺子河。
方昌村解放前名叫大西莊村,因抗日烈士金方昌在大西莊開下工
作時不幸被捕,就將其捆在廟院舞臺前的柏樹上,嚴刑拷打。
金方昌(1920~1940),回族,山東省聊城縣城內(nèi)南步云閣人,出身于小商販家庭。民國16年(1927)入聊城山東省立第三師范附屬小學讀書,民國21年因家貧輟學,在聊城攝西書局當學徒。民國24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二中學(校址在聊城),受一二九運動的影響,七七事變爆發(fā)后,跟隨哥哥金默生和一批愛國青年到了濟南,投身抗日救國宣傳。11月,在黨的指引下,過黃河到臨汾,進入山西民族
革命大學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。
民國27年(1938)“民大”畢業(yè)后,被分配到晉察冀抗日根據(jù)地。同年秋天來到代縣,年底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歷任縣犧盟會秘書,二區(qū)、一區(qū)區(qū)委書記,縣委執(zhí)委、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。初時他年僅17歲,在對敵斗爭中,機智勇敢、膽大心細,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務(wù),成為全縣有名的抗日小英雄。
民國28年(1939)冬,縣里有一批公糧要運往五臺,他主動承擔任務(wù)。因通道和谷口都被敵人嚴密封鎖,便帶領(lǐng)民兵繞道百里,穿過冰雪覆蓋的高山深谷,按時將公糧運到目的地,受到上級表揚。
民國29年(1940)春,中解一帶由于惡霸漢奸作亂,抗日工作受到嚴重影響。金方昌受命前往,將一個惡霸地主就地處決,并把他勒索的財物交還群眾,很快就打開了工作局面。在殘酷的斗爭環(huán)境中,他和群眾建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,群眾親切地稱他為“小金子。”
同年11月23日,金方昌和區(qū)武委會主任周志遠到赤土溝一帶督送公糧,被叛徒告密。偽警備隊長郎豹武糾集日偽軍200余人,深夜將赤土溝包圍,結(jié)果撲了空。潛伏的漢奸又提供他可能夜宿大西莊的情報,于是郎佯裝撤退,留兩名漢奸做誘餌。金方昌剛一露面,敵人騎兵、步兵蜂擁而至。金方昌情知上當,邊打邊向山上退去。當子彈打完后,他迅速將手槍、文件掩埋,在與敵徒手搏斗中被捕。敵人把他綁在古廟前的樹上,逼要槍支。他說:“八路軍有的是槍,但槍是抗日用的,不能給你們這些狗東西去殘害老百姓?!?/span>
押回縣城后,他被單獨關(guān)在“優(yōu)待室”里。郎豹武拿出一張寫好的自首書對他說“小兄弟,你只要在上面按個手印,我郎某保你要啥有啥?!苯鸱讲龑⒆允讜鴵屧谑种兴旱梅鬯?。敵人又用美人計誘惑他,遭到嚴詞痛斥。獄中,他高唱抗日救亡歌曲,利用一切機會向偽軍宣傳抗日救國道理。還通過內(nèi)線給縣委帶出密信希望同志們接受教訓,提高警惕。幾天后他被轉(zhuǎn)送到日軍憲兵隊審訊。日軍給他釘木簽、帶“木狗子”,施盡酷刑,始終沒有動搖他革命到底的決心。他咬破手指用鮮血在墻上寫下了“嚴刑利誘奈我何,頷首流淚非丈夫”的豪壯詩句。
同年12月3日,敵人把金方昌同志捆綁在馬車上游街示眾,群眾飽含熱淚向革命志士訣別。金方昌面對人群進行了最后一次演講:“日本強盜和賣國漢奸們,抗日的人民是永遠殺不盡的,殺死我一個,自有成千上萬的后來人!”敵人匆匆驅(qū)車出北門,臨刑前,金方昌回頭怒視著劊子手喊道:“只準你砍一刀,砍兩刀就跟你算賬!”
2
金方昌犧牲后,《晉察冀日報》及許多報刊登載他的英雄事跡,發(fā)表紀念文章.晉察冀邊區(qū)政府為烈士家屬頒發(fā)了褒揚狀。為紀念金方昌在抗日斗爭中的不朽業(yè)績并教育下一代,大西莊改名為“芳昌村”。1949年代縣人民政府將金方昌遺骨安葬在烈士陵園。1954年經(jīng)華北軍區(qū)批準,移入邯鄲“晉冀魯豫烈士陵園”。前幾年當?shù)卣诜疾蹇棠九萍o念他,后被收藏于國家軍事博物館。代縣人民政府與太子廟相對地方,即村南,樹了紀念碑,蓋起了四柱琉璃挑角碑亭,以示紀念,英雄名垂千古。
方昌村也就成為紅色村莊和革命老區(qū)村。
3
作者簡介:王斌,男,中共黨員,畢業(yè)于雁北師范學院(大同大學)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 。山西省十佳教師作者,代縣作家協(xié)會理事,雁門風情平臺主編,代縣老干部知音平臺主編,《代州風情》雜志特邀作者,《雁門關(guān)》雜志責任編輯,市級優(yōu)秀網(wǎng)宣員、忻州市代縣老干部網(wǎng)宣員黨支部書記。文章散見于知名微刊《作家》,國家、省、市、縣級報刊和網(wǎng)媒,著有《家鄉(xiāng)往事追懷集》。
來源:作家